在化藥一致性評價、“4+7”帶量采購政策推進的環境下,醫藥企業面臨成本下壓不下的難題,在如何合理控制成本的思考中,新舊動能轉換成為企業不得不升級的目標。
業內表示,在新舊動能轉換中,制藥企業要以創新為動力,站得高、看得遠、看得大,推動藥企高質量發展,從而助力整個行業的轉型升級。
而在藥企動能轉換的過程中,智能化、自動化生產線挑起了“大梁”,它們不僅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,減少人工成本,更大大提高了產品的產量和質量,提升了企業的競爭力。
例如,有中藥企業的系列產品提取自動生成線采用PLC控制系統,實現了從配料投料、煎煮提取、濃縮、醇沉到干燥整個生產流程的全自動控制。據悉,該自動生成線構建了“工藝設計-技術裝備-過程控制”三位一體的關鍵技術體系,實現綠色、生產的目的,確保了成品上市后的有效性。
有制劑企業的車間工人以前都靠用肉眼監測瓶內異物,長時間工作不僅傷害眼睛而且容易造成差錯。隨著車間引入全自動燈檢機,每班操作人員減少了85%,大大提高了生產成本和生產效率,也節省了人工成本。
也有藥企對生產線進行改造升級,使得投料、生產、包裝一氣呵成,其生產線的自動化、智能化、信息化水平高,在人員不增加、工作用時減少的情況下,產能實現翻番,產品質量和經濟效益都有所提高。
還有藥企在藥機展會上訂了一批配合產業自動化、智能化趨勢研制的全自動高速捆扎生產線,其技術良好、性能優良,生產線可每分達到450盒的裝盒速度,折疊范圍在1至4折。而在捆包環節中,因設備使用的包材為PE膜,捆扎速度每分鐘能夠達到40捆,大大提高了裝盒的速度,適合大規模生產。
總得來看,目前越來越多的藥企都在加快自動化、智能化技術的運用,淘汰傳統的技術以及產品。業內認為,在新舊動能轉換中,企業越早布局,升級的越快,未來在市場上就越占優勢?!罢叻矫婵隙ㄊ侵С謩幽苻D換的,關鍵還是要看企業的積極主動性,越主動越好,短期來看比較燒錢,一條生產線的改造至少幾千萬,但如果從長期來看,獲得的效益基本是翻倍的?!?nbsp;
不過就國內動能轉換的水平來看,與國外的新動能還存在較大的差距。例如,與國外包裝線生產企業相比,國內廠家的生產線配套性能一致性、設備穩定性、使用壽命等方面還具有一定的差距,未來增長空間大。
因此,為了適應國內藥企新舊動能轉換加快的需求,裝備制造企業須加大專業化技術的研究和產品革新,才能更好的把握國內市場的發展機遇,助力藥企創新、高質量發展。